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都說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改變,讓他們各自成長成完全不同的樣子?
他們到底接觸到了什麼,發生了這些改變?
音療結束後,與她聊起療癒中的一些訊息。
聽着她娓娓道來...
她的孩子9歲,小小的年紀,有著大大的脾氣,甚至暴力傾向。
追根究底原來父母會在孩子面前酒後動粗、語言甚至身體暴力。
長期在這樣環境下成長,
父母的行為 孩子都看進眼裡,
孩子有認知因素,不斷的在吸收父母的言行舉止,
心理健康受到了負面影響正常不過。
孩子為了歸屬於家庭也會表現出同樣行為。
孩子會看到父母如何對待自己,或自己的伴侶家人。
表面只是看著,這樣的模式已經悄然的在潛意識裡紮根,然後孩子模仿。
孩子的舉止與父母的舉止將相差無幾。
這時候除非父母本身願意修正改變,否則對於小孩一般都改變不了太多。
而她願意來到這裡,坦誠的面對自己,面對傷痛,即是一個療癒的開始。
從自身的頻率與信念開始做調整,療癒,整合。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榜樣,更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孩子會複製父母的行為。
孩子還小,沒有太多是非觀念
大人對他做過甚麼,他便跟着做甚麼
大人教他甚麼,他便吸收甚麼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鏡子,這鏡中所投影的也是自己。
怎樣的父母、長輩,就有怎樣的孩子。
一切都在於父母對孩子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
以及孩子在這個家中是否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與陪伴。
每一個個案的到來,都必定教會著我一些什麼
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是相互共振的
自我的反思,同樣身為母親的我,
我帶給孩子的又是什麼?
是的...
愛... 包含了尊重,不是放縱,了解孩子內心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
愛... 是有質量的陪伴,不僅是和孩子一起,心也要在。
在愛與陪伴中,讓歸屬感與安全感在孩子心中紮根發芽。
願此分享,能夠帶給眾人一些啟示。
合十感恩
喜樂心園 Jane
** 為守護個案的隱私,在撰寫時皆經過改編,只保留初始精神,供面對同樣困惑的人能夠參考與學習。**
頌缽 | 心靈 | 療癒 | 靜心 | 藝術
#頌缽療癒 #心靈咨商 #聲音療癒藝術 #工作室 #一對一預約 #JoyfulHealingGarden喜樂心園
洽詢詳情/預約↓

评论
发表评论